找到相关内容424篇,用时23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帝洛巴--噶举派白教第一代祖师(1)

    三种善巧,融合而成为完整的大手印,从帝洛巴时期到今天,由大师和优秀弟子一代代传下来,成为现今噶举派的传统。  【受人驱逐及独自禅修】  帝洛巴当时寺院的主流就是,僧侣要依别解脱戒维持清净的身语二门...透过空行授记的心子那洛巴、西藏噶举之父马尔巴、密勒日巴、冈波巴等,将整个法教无间相续口耳传承迄今。  本书中所描绘的帝洛巴的一生,内容主要重点可从四个方面表达出:  无上势力的瑜珈之王尊者帝洛巴,是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44564248.html
  • 宝性论科判

    宝性论科判  于此《大乘无上续论》相合圣者无著的注释宣说,其义分四:一、相应正论之名义;二、成就大义之总礼;三、殊胜义之正论;四、善巧翻译此论义。  甲一、相应正论之名义:  梵语云:摩诃衍那...彼无二,   佛性假立彼果故,说众皆如来藏。  己二、总标略说能遍者:  本体因果业相应,行及分位遍行义,  常恒不变无别,是说胜义界密意。  己三、其义广说分八:一、以本体与因清净义;二、果与业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15365090.html
  • 中国大陆佛教慈善事业模式探讨

    应始终贯穿佛教文化教育。此教育可从四个方面实施:(1)对僧众:通过戒定慧三学的精勤修习,坚固道众的出离心、长养其慈悲心,增进道业,提高优秀传统文化及其他世学水准。令僧人挑起策划、管理佛教慈善事业的...世界即此即是真理之意。世间即此即是涅槃,故不必舍世间以求涅槃,涅槃的理想即在世间中。不舍世间之意,至为明显。  《大乘庄严经论》谓大乘佛教有七大义:“缘、行、智、勤、巧、果、事皆足,依此七大义,建立于...

    释如瑞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41065200.html
  • 历代感应传通鉴

    ”,说:   “戒显师和尚(弘礼),和尚为我天董(圆悟)门下之   人,至其记我径山费祖舍利事(指《现果随录》卷四有“费隐老   和尚逝后茶毗现多舍利&...  陈所受及闻见由缘,言不饰文,事专扬确,庶后人见者,   能留意焉。”(第七八八页上)   《冥报记》共收各种善恶报应的故事五十三则。其中属北齐、梁和后瑰的仅七则,其余的均属隋代和...

    陈士强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104565600.html
  • 集量论释略抄

    因果圆满赞说为量世尊,应致皈依。因谓誓愿、方便,果谓为自为他,如次当说利乐、示现、善逝、救护、四义。敬此大师已,为释成量义故,从自所作《正理门》等一切量论,总集其义成兹《集量》。遮止他所说量故,及...说量有果性。   此说量果不如外执离量有体,但智成果,即彼生时有境界相,谓作用分别。   设施为量性,无用则不成。   如果似因而生说为取因,彼无作用不成,今此亦尔。   自证亦是果。  ...

    吕澄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85566704.html
  • 帝洛巴尊者传(1)

    ,由大师和优秀弟子一代代传下来,成为现今噶举派的传统。 【受人驱逐及独自禅修】 帝洛巴当时寺院的主流就是,僧侣要依别解脱戒维持清净的身语二门行为,同时意门要修持大乘法。修道的...重点可从四个方面表达出: 无上势力的瑜珈之王尊者帝洛巴,是如何透过对上师的完全信赖,而获证精神层面的非凡成就。 他如何从不同类型的空行母处得到深奥密续教授,同时并展现其对教授中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11367900.html
  • 佛教宗派的兴起及其发展讲授提纲(2)

    。下四种属大乘:七、“诸法皆空”(始);八、“真俗不空”(终);九、“相想俱绝”(顿);十、“圆明”(圆)。法藏的这种分法,也是采取慈恩、窥基的。窥基早就把佛教开为八宗,即此中的前八种,六种的名称...华严经》,在群经中确有其特殊处,那就是从中可以看出一种极为深刻的想象,它用“海印三昧”来描绘佛境,形容世界上森罗万象的一切事物象海水一样地被显现出来。一滴海水百川之味,因而一切事物就其关系来说都是“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401769588.html
  • 摩诃止观义例科

    前后。亦如官路土。私人掘为像。智者知路土。凡愚谓像生。后时官欲行。还将像填路。像本不生灭。路亦无新故。  【科29】四。问。外无情色不与心俱。如何复能足三。而云三遍一切处。  【科30】答。何但外色不与心俱。内身亦如草木瓦砾。  【科31】若论不独向心。由心变故谓内心外色。心非内外。故色无内外而内而外。随其心净则佛土净。随佛土净则智慧净。色心净故诸法净。诸法净故色心净。何得独云外色非心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411269649.html
  • 亲友书释·白莲鬘

    庄稼由地出,昔随惑转之异生。  离畏何需更繁述,有益窍诀此义藏,  汝当调心世尊说,心乃诸法之根本。  如是奉劝汝教言,纵是比丘难尽行,  随力能修其一,当令人生实义。  随喜诸善三门善,为得...世,施外无余胜亲友。   认识到一切受用都是无常的本性,动摇不定、无有可信赖的实质。无论多么富足,仍然贪得无厌,不知满足,而对于的对境比丘、婆罗门、受苦的贫穷者等以及一切相饶益的亲朋好友们,断...

    麦彭仁波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50470265.html
  • 湛然理思想之探讨

    圆教)圆融  ,故立名顿;顿注此理,故名为顿。天台所以不立者,  以四教(藏、通、别、圆教)中皆有一绝言故,今乃开  者,顿显绝言,别为一类,离念机故,即顺禅宗」(大  正35?512中下)。  ...性德缘了,故知善恶不出三千。彼又问云:  既有性德善,亦有性恶不?答具有。......。(31  )  有关性德善(包括正、缘、了因)不出理三千,而性德恶  亦不出理三千。且湛然将此理三千以空、...

    陈英善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9392874002.html